首页 >> 学识问答 >

巧舌如簧的解释

2025-08-03 08:48:51 来源: 用户: 

巧舌如簧的解释】“巧舌如簧”是一个常见的汉语成语,形容一个人口才极好,能言善辩,说话流利动听,甚至带有欺骗性。这个成语常用于描述那些善于辞令、能说会道的人,有时也带有一定的贬义,暗示其言语可能不够真诚或有误导性。

在日常生活中,“巧舌如簧”可以用来形容演讲者、辩论者、销售人员等,他们能够通过语言打动听众、说服他人。虽然这种能力本身是值得肯定的,但若缺乏实质内容或意图误导,则可能带来负面效果。

巧舌如簧的解释总结

项目 内容
成语名称 巧舌如簧
拼音 qiǎo shé rú huáng
出处 出自《诗经·小雅·都人士》:“彼都人士,狐裘玄黄;我心伤悲,聊与子同归。”后演变为“巧舌如簧”。
含义 形容人说话流利动听,能言善辩,常带有欺骗或误导意味。
使用场景 多用于描述口才好、善于辞令的人,也可用于批评虚伪或不实的言论。
近义词 能言善辩、口若悬河、伶牙俐齿
反义词 呆头呆脑、笨嘴拙舌、寡言少语
褒贬色彩 中性偏贬义,视语境而定。

结语:

“巧舌如簧”虽然是一个褒义的成语,强调口才的重要性,但在实际使用中需注意语境,避免误用。真正优秀的沟通者,不仅要有“巧舌”,更要有“真心”,才能赢得他人的尊重与信任。

  免责声明:本文由用户上传,与本网站立场无关。财经信息仅供读者参考,并不构成投资建议。投资者据此操作,风险自担。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!

 
分享:
最新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