十五从军征原文及翻译

导读 《十五从军征》是汉乐府中的一首著名诗篇,属于《古诗十九首》之一。这首诗通过一位老兵的自述,深刻反映了古代兵役制度对普通百姓生活的巨...

《十五从军征》是汉乐府中的一首著名诗篇,属于《古诗十九首》之一。这首诗通过一位老兵的自述,深刻反映了古代兵役制度对普通百姓生活的巨大影响,以及战争给人们带来的深重苦难。以下是《十五从军征》的原文及翻译,并结合其内涵进行简要分析。

原文:

十五从军征,八十始得归。

道逢乡里人:“家中有阿谁?”

“遥看是君家,松柏冢累累。”

兔从狗窦入,雉从梁上飞。

中庭生旅谷,井上生旅葵。

舂谷持作饭,采葵持作羹。

羹饭一时熟,不知饴阿谁。

出门东向看,泪落沾我衣。

翻译:

十五岁就应征去参军,八十岁才退伍回到故乡。

路上遇见一个同乡人,问道:“你的家里还有谁在?”

“远远望去那就是你的家,只见坟墓上长满了松柏。”

兔子从破墙洞钻进屋内,野鸡从房梁上飞过。

庭院里长出了野生的稻谷,井台边也长出了野生的葵菜。

用舂好的米煮饭,摘下葵叶做菜汤。

饭菜刚刚做好,却不知道该送给谁吃。

走出门外向东张望,泪水止不住地流下,打湿了我的衣裳。

分析:

这首诗语言质朴,情感真挚,通过老兵返乡后所见所感,展现了战乱年代家庭破碎、亲人离散的悲惨景象。诗中的老兵从年轻时被迫离开家乡投身战场,历经数十年风霜岁月,当他终于能够回家时,却发现故宅已荒芜,亲人早已逝去。这种强烈的对比令人动容,不仅揭示了战争的残酷,还表达了对和平生活的渴望。

“兔从狗窦入,雉从梁上飞”等描写生动地再现了家园的破败;而“不知饴阿谁”则进一步强化了主人公内心的孤独与无助。最后,“泪落沾我衣”将整首诗推向高潮,使读者感受到诗人内心深处无法排遣的悲哀。

总之,《十五从军征》通过对个体命运的刻画,折射出整个社会因战争而遭受的创伤,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社会意义。

标签:

免责声明:本文为转载,非本网原创内容,不代表本网观点。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,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、文字的真实性、完整性、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,请读者仅作参考,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。